為什么要對中國傳統家具進行界定,因為當代中國家具工業太發達強大,倘若不劃出一條線來界定,傳統家具就沒有存在的必要,或者說可能。如果沒有發達的當代中國家具工業,也許不需要多此一舉。
一直以來我都在鼓勵中國傳統家具、紅木家具的生產企業和制作者,向現代木家具加工企業學習。但是,我也清晰地看到這種學習的危險,即中國最優秀的木工制作技藝很可能在這過程中逐步失去,在我們這代傳不下去。這種傾向在實際當中已經十分嚴重,正因如此,迫不及待拋出此文。
中國傳統家具,是中國人歷史上生產制作的家具,可以指一種物質,同時含一種技藝。這里更多指一種技藝,這種技藝今天仍然在使用,在用此生產制作家具。這種技藝是非物質的,但其價值高于由這種技藝制作出的物質。
在當代家具工業生產影響之下,傳統家具仍然有生存的空間,蓬勃發展同時擠壓現代家具的市場。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文化現象,但不是本文探討的話題。本文專題為中國傳統家具做基本定義,為傳統家具在今天條件下健康發展劃一個必要的圈子,從而厘清一些概念。因此,也可以看出,本文是為當代設計生產而著,并非對中國家具歷史補充修正。
一、結構定義
作為中國傳統家具的結構定義,第一條就是“榫卯結構”,第二條是“框架結構”。這是中國傳統家具的靈魂所在,沒有這個定義就沒有中國傳統家具。
榫卯結構,是中國木結構建筑的基礎,在中國歷史上建筑與家具同源同工,很多制作技藝是一致的。一個榫頭一個卯眼構成中國傳統家具的全部銜接。其中,有材料之間連接的銜接,傳統工藝為“接合”。還有結構構筑的銜接,也有兩者兼而有之的銜接。中國傳統家具上的榫卯結構具有豐富的多樣性,有學者對此專門研究。這個定義也是引導設計制作者注意力向此集中。
定義框架結構目的是區別當代家具的制造。當然,這兩筆實際上是一劃,總體是在界定中國傳統家具結構框架。
中國傳統家具不使用金屬連接件,不使用金屬件固定結構。
離開榫卯結構、框架結構就進入現代家具的系列,可以不用再稱為“傳統家具”。
二、外觀定義
第二個是中國傳統家具的外觀,就是說這種家具的外在特征,即主要面貌特征。從本定義出發,不談工藝僅外觀就看出,或者說,一件家具是不是中國傳統家具應該一望而知。
中國傳統家具外觀特征主要由線條與圖案構成,此二者很多地方是合一的。線條包括牙板、棖、起線打凹等。圖案則是由雕刻與鏤空組成。中國傳統家具外觀組成中可以沒有圖案,但不能缺少線條構成。圖案是中國傳統家具的重要組成,除去美化裝飾的作用外,圖案一方面承擔祈福呈祥作用,同時承擔著“圖說”的教育作用。這些作用今天已經淡化。
外觀,是傳統家具體現出中國獨有人文特點的地方,這種人文特點經產生發展,歷代錘煉,最后在明代鑄就成基本形態而延續下來。
中國傳統家具外觀特征這一要素,反映了家具這樣一種日用品,在生活中所起的象征作用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家具有宣示的作用,它具備中國文化:端莊、中和、內斂、有序等要素。因此需要將外觀界定為中國傳統家具的基本定義之一,以保持這一重要元素。
外觀,也是今天眾多人喜愛中國傳統家具的重要原因。更多人熱愛傳統家具里所帶出,與生俱來就熟悉的那種氣息。
三、材料定義
中國傳統家具全部以天然木材為基材,不使用現代木材工業板材。所有拼接、包覆工藝遵照傳統技法制作。
中國傳統家具由于使用木材不同,通常分為紅木家具和白木家具。傳統家具可以不是紅木家具,但紅木家具必須是中國傳統家具。
綜上所述,具備這三者可以認定其為“中國傳統家具”范疇,反之我們應該將其歸納到現代家具系列。成為現代家具并沒有什么不對,這里只是希望在現代化進程的大潮中,對于傳統技藝有一分保留,在現代化社會中仍有它們一席之地。
陳寶光
版權聲明:本網送審所有文章內容,版權均屬泛家居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 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/發表。已經得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 泛家居網”,并標明本網網址www.neutralvenue.com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熱線電話:023-63892290
推薦專欄
“新中式”概念是誰提出的筆者未曾找到資料考究,但大約可以確定的是繼2014年曲美推出萬物、2015年左右推出乾坤、華日推出多少之后,中國家具界迎來一個現象級的變化... 【詳細】 |
行業觀察
熱點話題
泛家居大數據